都摸不到脈搏、量不到血壓,臨終患者卻還能醒著講話,剩下一口氣怎麼辦?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說,安寧病房「不是讓人住到死亡」,大部分的人不知如何在家陪臨終患者走最後一段。
黃勝堅說,安寧病房提供人生最後一程的準備,但不見得是最後死亡的場所,但家屬怕親人從安寧病房出院回家,除了有現實的看護考量,也因為恐懼目睹親人「身體關機的過程」,因為雖然知道親人大限將至,但不知哪一天才來。
多數長輩都希望落葉歸根,回到家裡跟親友告別,但他也遇過手足互相責怪,大哥聽老媽媽意見帶母親回家,但二哥則想把媽媽留在醫院,兩人就在病房裡大吵。更有長者回家一星期,摸不到脈搏、量不到血壓,但氣若遊絲,仍可以開口講話,家屬不知該怎麼辦?以為血壓計壞掉?
這些現象讓黃勝堅感嘆,他指出,過去醫療對死亡過份干預,以致家屬害怕看到末期患者自然死亡的樣貌。
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任林文元建議,在住進安寧病房的日子裡,親人應趕快舉行家庭會議,盡快安排臨終長者出院回家後如何照護、銜接居家安寧資源、後事等,才不會慌了手腳。
黃勝堅說,安寧療護像是「接力賽」,出了安寧病房、回家的準備也很重要,這兩年他在金山分院常主動和醫療團隊探訪回到家裡的末期患者。他認為,未來應讓基層、社區加入照顧末期病患,才能讓家屬、患者更安心。


轉貼來源:Yahoo 新聞


薏安牙醫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薏安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