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/綜合報導)全球暖化造成氣候極端變化,近期全台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,根據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,102年1月截至6月18日止,全國登革熱總計123例,屏東縣已出現本土登革熱地緣性群聚事件,本土疫情出現時間較往年提早,顯示本年疫情不容小覷,呼籲民眾務必落實孳生源清除,避免病媒蚊孳生。
重複感染登革病毒 死亡率將可高達50%
苗栗縣政府衛生局表示,登革熱是藉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叮咬傳播的病毒性疾病,目前沒有特效藥及疫苗可以使用,潛伏期通常約三至八天,登革病毒共有四型,重複感染不同型登革病毒,可能引起登革出血熱,若未獲得妥適治療,死亡率將可高達50%。
確實減少孳生源 噴藥恐增病媒蚊抗藥性
衛生局指出,落實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防蚊措施,是預防登革熱的不二法門,室內孳生源包括花瓶、花盆底盤、陶缸、水泥槽、水桶、冰箱底盤、飲水機底盤、烘碗機底盤、植物葉軸等,室外孳生源如冷卻水塔、儲水桶、樹洞、廢輪胎、水池、大型廢棄垃圾,只要容器有「積水」,就可以當「孳生源」。
衛生局呼籲民眾,噴殺蟲藥容易造成病媒蚊產生抗藥性,治標不治本,要落實孳生源清除及容器減量;並每週主動清除家戶內外積水容器,若有水生花草植物可養殖大肚魚、孔雀魚及蓋斑鬥魚捕食孑孓,無法改善的積水處可打洞使水排出或填土改善,可向鄉鎮市公所或鄰里長尋求協助,避免病媒蚊有機會孳長。


轉貼來源:Yahoo 新聞


植牙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薏安牙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